
一 印刷的定义
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定义: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二 印刷的要素
传统的模拟印刷,必须具有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机械等五大要素,才能生产印刷成品。
1、原稿
原稿是制版,印刷的基础,原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成品的质量。因此,必须选择和设计适合印刷的原稿,在整个印刷复制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稿的格调。原稿有反射原稿、透射原稿和电子原稿等。每类原稿按照制作方式和图象特点又有照相、绘制、线条、连续调之分。
2、印版
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原稿上的图文信息,传递到印版上,印版的表面就被分成着墨的图文部分和非着墨的空白部分。印刷时,图文部分粘附的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便转移到承印物上。
印版按照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高度差别或传递油墨的方式,被分为凸版、平板、凹版和孔版等。用于制版的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1)凸版
印版上的空白部分凹下,图文部分凸起并且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高低差别悬殊。常用的印版有:铅活字版、铅版、锌版以及橡胶凸版和感光树脂版等柔性版。
(2)平版
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差,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图文部分的亲油疏水,空白部分亲水疏油。常用的印版有用金属为版基的PS版、平凹版、多层金属版和蛋白版以及用纸张和聚酯薄膜为版基的平版。
(3)凹版
印版上图文部分凹下,空白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版面的结构形式和凸版相反。版面图文部分凹陷的深度和原稿图象的层次相对应,图象愈暗,凹陷的深度愈大。常用的印版有:手工或机械雕刻凹版、照相凹版、电子雕版凹版。
(4)孔版
印版上的图文部分由可以将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的孔洞组成,而空白部分则不能透过油墨。常用的印版有:誊写版,镂空版、丝网版等。
3、油墨
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象物质。
(1)油墨的组成
油墨的主要成分如下: 油墨 主剂(颜料 连结料)
助剂(流动性调整剂 干燥性调整剂 色调调整剂)
(2)油墨的分类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油墨的品种不断增加,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如果按照印刷方式来分类则以下五种:
凸版印刷油墨:书刊黑墨,轮转黑墨,彩色凸版油墨等;
平版印刷油墨:胶印亮光树脂油墨,胶印轮转油墨等;
凹版印刷油墨:照相凹版油墨,雕刻凹版油墨等;
孔版印刷油墨:誊写版油墨,丝网版油墨等;
特种印刷油墨:发泡油墨,磁性油墨,荧光油墨,导电性油墨等。
4、承印物
承印物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的总称。随着印刷品种类的增多,印刷中使用的承印物包罗万象,有纸张、塑料薄膜、木材、纤维织物、金属、陶瓷……。目前,用量最大的是纸张和塑料薄膜。